高中普职分离,普高录取率只有50%(全国平均其实为60%左右,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职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人数的41.7%),这被认为是义务教育阶段学业压力大的重要原因。那么,取消普职分离,实行普职融合或者干脆就只办普通高中,让所有初中毕业生都上普高,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吗?
答案可能依旧是:不能。
全部初中毕业生都可以上普高,不意味着学业竞争压力就减小,能进重点大学的学生,在所有初中生都进普高之后,比例只有5%左右,在学历社会背景下,学生们能不为这5%展开激烈竞争?另外,所有高中毕业生,将有一半左右进高职院校就读,为了不成为这一半,学生们也得拼命学习,但到头来,还是会有一半进高职。
在这种情况下,减轻学生学业压力,是不是取消高职,把所有高校都办为本科院校呢?即所有初中生进普高,所有高中毕业生进本科院校。而就是做到这一点,本科毕业之后找工作呢?大家都不愿意从事技能性工作,谁来做?出现这种情况,将会产生严重的学历高消费,以及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
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只有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彻底扭转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国教育发展就将走进死胡同,不但制造严重的社会教育焦虑,而且,也无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简单来说,我国必须从学历社会,走进能力社会,要围绕构建能力社会,重构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