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实施的契税法怎么看?如果明年真的按照百分之五征收的话,那房价会不会真的下降?我名下有两套房,被房产税就已经弄得挺发愁了,现在又有了契税法,很担心房子会将来卖不出去。请帮忙分析一下。
- 往事知多少 9
我觉得这有些自寻烦恼了,没必要。所谓的《契税法》只不过是把以前的征收条例,正式变成了法律而已。在具体征收环节不会有任何的变化,所以根本就没必要琢磨他。
确实是规定了5%的标准,但后边还有一句话,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打个比方,这就像咱们买衣服,吊牌上都印着吊牌价,动辄几百几千。但几乎所有的专柜或市场都打折卖,从9折到甩卖,几折的都有。这本来都是经销商根据自身卖场的情况制定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谓的吊牌价就是个参考值而已。
结果某天服装公司下令了,以后必须按照吊牌价售货,但可以根据卖场自身情况适当调整。那这种命令对卖场卖货有用吗?没用,该怎么卖还是怎么卖,该怎么打折还是怎么打折。
这契税也一样,以前制定的也是5%,所以这只不过是政府给自己留的一个手段而已,一旦房地产过热,就可以拿出涨契税的招数来降温,而且有了法律依据。
过去都只是行政条例,而现在变成了法律,只不过是更正规了一点。但市场就是市场,是不可能用一个标准来通行全国的。连中央都说了要“因城施策”,那这契税就是各地政府调控楼市的手段。
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就四个来源,税收、土地出让金、地方债、转移支付的行政拨款。但发了债是要还的,行政拨款是要努力申请的,只有税收和土地出让金是可以自行控制且不用还的。
其实收税和做买卖的道理差不多,都得有个合理价格,而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交税的人多,政府觉得经济过热了,那就涨价以压制需求。交税的人少了,政府的收入不够花,那就赶紧降价促销以刺激需求。
如果真的收取高额契税,那百姓就会少买房。开发商自然也会少盖房少拿地,政府两头都挣不到钱,拿什么来修桥补路给教师公务员发工资?所以,为了自身的收入,任何政府也不能总维持高额税收比例。
税收不仅是政府收入的来源,更是调节经济的手段。想扶持哪个行业,就减免税费刺激创业。看哪个行业过热了,就加大税收比例让你无利可图。比如疫情发生了,立刻就得退税减税的扶持,要不企业都不堪重负的倒闭了,以后找谁收税去?
总结:不用考虑什么契税法,只不过是把以前的行政条例给正规成了法律而已。过去该怎么收以后还一样,都由各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节,不会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