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线城市更具有发展空间?
最近高层对于城市化战略的最新表述,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
在国家决策层的角度来看,中国房地产在未来一个时期还会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6.6%,今后一个时期还会上升。
这不仅给房地产吃下一颗定心丸,也是给那些唱衰中国楼市的人最有力的回击。
其实不单单是城镇化率的问题,在经济内循环的背景下,金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缺一不可,房地产可以做出一定的结构性调整,但绝不能完全刹车呀。
国家鼓励中心城市加都市圈城市群的新型城镇化方向,不再机械地追求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很显然呢,新冠之后,高层也明白了,要适度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和人口的密度,否则将带来一系列很难逆转的大城市病,城市单体规模啊。
不能无限扩张,例如北京和上海七中心城市区人口密度已经远超东京和纽约啦,未来超大的城市都需要定制标准,控制人口密度。
这意味着当一线城市的增长空间受到控制的时候,强二线城市便迎来利好,因为他们本来就具有房价低、营商成本低的优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其实对于现在的人才来说呀,特别是含金量没有那么高的中小人才来说,去二线城市,性价比呢比一线高得多呀,因为一线城市的房价可以达到二线的几倍甚至十倍,而收入水平显然没有这么大的差别,同行业岗位也就差个一两倍。
因此在一线城市买个蜗居的钱,就可以直接在二线城市买个豪华地段的大平层了,还能剩下钱买个好车,相当于直接步入中产标准生活质量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说强二线城市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中国楼市未来五年最大的投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