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房子会越来越便宜,还是会越来越贵?
- gfycl 6
从今起掌握的情况来看,未来一段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总体会表现出两点:
第一,从购买感受上来说,是越来越便宜。
第二,从数字上来看,会越来越贵。
不同区域的表现程度会有很大差异,原因便是在于城市化进程。
首先,房价不会再是高不可攀
其实2015年轮涨之前,房价已经不再是高不可攀了。结果又涨了一轮,从一线开始发力,直至去年三、四线城市通过去库存和棚改完成轮涨。
这一轮上涨导致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县城的房价直接翻倍,本来买得起的人,忽然就买不起了。
然后,随之而来的几件大事儿出现了。
第一件事儿,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事儿,那就是房产税要来。
其中有几个信号值得关注:一是全国不动产等级已实现全国联网。
这一项内容等同于为全国征收新税种扫平了障碍,一个人名下到底有几套房将暴露无遗。
所以笔者也在其他文章提醒到,如果有人买了一些房子用来做鸡鸣狗盗的事儿,还是趁早买了,迟则恐家变。
二是国税地税合并,构建全国省市县乡四级新税务机构。
这个信号意味着税收执行的障碍扫平,先不管制度出台细则是什么,但一定能保证制度执行准确无误。
而且根据《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文件内容,新征税种的执行办法已经明确并简化,这也有利于房产税的出台效率。
三是集体产权的改革。
集体产权就是我们所说的小产权房,房屋产权为集体所有,土地使用自然也属于共同租赁。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农村集体土地中的宅基地,这个土地使用目前属于永久。
其实从简单的描述来看,大家就可以发现集体产权住宅的复杂性了。
所以,目前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地权、产权弄清楚,明晰了,个人占比计算出来。根据相关新闻来看,预计将在五年内实现。
而集体产权问题解决了,也就意味着扫平了农村征收房产税的障碍。
那么综合三个大信号来说,房产税的征收已经提上日程了。
不过网传2020年落实的说法不太靠谱,目前上海的房产税试点进行了七年,虽然其中扫平了不少障碍,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所以,从大环境来看,明年应该进行意见征询了,所以最快也要2021年才有机会落实。
不过,到明年具体的收缴方式应该确定了,到底是按套算、按面积算,到底有没有免征点的等等。
其实,房产税对于一般人没什么影响,反正大家也是住,相当于多交点物业费。
但是,对于房子多的人来说,现在确实很担忧“分段累进税率”的问题,就是房子越大、越多,税率越高。
这方面说法的出现频率很高,笔者也觉得会有一定可能性执行,但考虑到反响会不太好,所以一步步来的可能性较高。
而基于房产税的出现,房屋持有成本的增加,囤积居奇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毕竟现在很多人有房子可以不卖,但如果房子的持有成本上来了,就要考虑出手了。
有人说可以降成本转移到租金上,这方面笔者曾在其他文章做过详尽的分析,结论是除了一线城市和二线中比较发达的城市外。如今的租金状况其实和租房者的收入天花板已经相差不远了,再提高的话,只会把人往外逼,往出逼,毕竟一般的二、三、四线城市收入是有限的,总不能收入四千,你要他三千五的房租把?
咱们再来说第二件事儿,那就是房价不让涨了
这个信号还是很明确的,非常明确的要求房价不能再继续提升。
这件事儿有个说法:“坚决抑制房价上涨。”
以前都是坚决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所以这次的管理是雷厉风行的,任何地方都不能违法要求。
这也导致前几天住建部约见了烟台、海口等地,这些城市也是逆势上涨的代表。
另外,北京房租暴涨一事,也遭到了约见。
总之,过去买房投资是个风口,不用看地段,不用看格局,只要买了就能赚。
而现在不同,风口效应已经没了。
其实从去年“房住不炒”一出,在一些已经完成轮涨的城市中,理智的投资者便开始放手了。
也就是说,现在入局的投资者,根本无法实现短期收益,最多只是体现保值的功能。
从这个环境来看,当房价被按住了,随着通膨和大家收入水平的提升,收入和房价会进一步拉近。
最多一两年,大家就会忽然发现又能买得起房子了。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那遥不可及的房价,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近。
这就是为什么笔者从一开始提到:从购买感受上来说,房子是越来越便宜。
不过,在价格上,可能会越来越高
大家首先要明白,可能现在是一万一平,但赚五千,之后会变成一万二一平,但你赚到了一万,这种情况也叫价格上越来越高。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状况,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是城市化仍旧在推进。
城市化发展就是把农村人弄到城市里,然后通过产业集中优势创造更大经济收益。
我们现在的城市化水平大概是58.52%,怎么也得达到70%才行。
不过,这个状况是越往后越难,原因是之所以早期城市化发展顺利,是因为东部地区城市和村落的联系本来就紧密。
而逐步往西部发展的时候,就会因为地理因素、经济基础等遇到阻碍。
总体来说,城市化还要一步一步来。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就会增加,对于房屋的需求量也会提升。
这个就是市场经济的供需关系了,一说大家就明白。
二是我们的房子所带来的住居体验还不够
这个观点是任志强提出的,笔者也只是复述自己所理解到的东西。
从我们现在使用的房屋来看,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卫生间。
住宅的卫生间到底应该多大?很多人说够用就行,那什么又叫沟通呢?
我们现在城市生活,很多人都习惯了每天洗澡,可是,很多家庭的卫生间只能勉强做到干湿分离,得到不良好的洗澡体验。
所以,卫生间的面积并不够。
这时候有人会说,我们买房住,居住空间才是根本,卫生间应该尽量的小。
这话没错,也代表着一定的取舍,就是我们在有限的条件下,更宽敞的居住空间要比更大的沐浴空间重要。
可是如果条件提升了呢?
当房价稳定住了,我们的收入也提升了不少,到时候会不会愿意多花一点钱,把自己的沐浴体验提升一些呢?
同样的道理,包括阅读的空间,做饭的空间等等,如果有条件话,想必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一些能够满足自己体验需求的东西,甚至是个性化定制的东西。
这就是笔者认为房价会提升的因素,如果现有的房间控制在“1”,就会有人愿意去买“1.1”的房子,而住“1”的人,也希望能住到“2”的房子。
这样就会对房地产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样,房子的售价也会因此而提升。
其实现在也是如此,每座城市都有老房子,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房子的格局不够好,楼道里脏乱差,但是优点就是便宜。
相反,全明的户型,大落地窗户,没有遮挡的视野,临近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这样的房子也会更贵。
而当我们现在的贵的房子,在未来变成的便宜的,不好的,不适用的,不就意味着会有价格更高的房子出现吗?总不能我比你好,还比你便宜吧?
上述内容是笔者进去房价、房地产市场、宏观政策等信息的分析和解读,或许有一些考虑不到之处,希望各位发现问题的朋友能及时指正。
总的来说,关于房价可谓大势已定,涨是不会再涨的,就算有些城市敢玩逆势,也会被按下去。大家可以进去关注下烟台、海口、扬州、三亚、青岛的动态,就会明白笔者在说什么。
所以,努力就是了,未来只会越来越好。对于投机倒把的人,参照过去吧,反正总是最后一批人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