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汇数据

房价一旦下跌,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影响吗?

发布于 数据社区
2条评论

没有什么东西的价格是只能涨不能跌的。不过房地产业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房价大起大落,会给经济带来较大冲击。

2017年,中国房地产业GDP为53851亿元,占GDP的6.5%,房地产行业及相关产业链占 GDP 比重或达到 20%。制造业占GDP的29.3%。同时房地产业对于政府财政收入这块很重要,地方财政对房地产业依赖度高达 40% 以上。

十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存在价格高,上涨速度过快的问题,房地产业已经滋生了不少泡沫。据某金融机构的统计,2018年城市房价收入比排行榜榜单上一共有35个城市,其中厦门排行第一,房价收入比是6.3,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大约需要53年,北京房价虽然是最高的,但是房价收入比排行第三,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大概需要46年。榜单排名最后的城市是贵阳,房价收入比是0.6,大概需要七年时间可以买一套100平的房子。工薪阶层辛苦一辈子都买不起房,是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前的景象,希望房地产泡沫突然破灭的悲剧不会在我国重演。

合理调控逐渐地挤出房地产泡沫,才不至于使房价大起大落。取消房产预售制,征收不动产税,房产空置税,这些都是调控的有效手段,不过目前都只闻雷声,不见下雨。

我国房价过高的根源还是在于收入分配不合理。房子大量生产出来了,而且还有许多的空置,但是普通百姓却消费不起,是分配环节出现了问题。分配问题不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西方经济学中有一条边际效用递减定理。消费者消费的第一个面包和消费的第二个面包,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不一样的,消费的第一个面包比消费的第二个面包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要大。

房子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人们的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房子带给人们的效用就很大,人们为了房子省吃俭用,说得夸张一点,一些人不吃不喝都要买房。房子对人们的效用越高,人们的工资收入在其它方面的支出就越少,相对工资来说,房子的价格便越高。如何才能降低房子带给人们的效用呢?当然只能是提高人们对住房需求的社会保障水平。

房价下跌只要不是暴跌,对实体经济带来的肯定是利好。

因为房价下跌意味着投资房地产的企业及投资房产的人会有所减少,银行对房地产及按揭贷款发放减少少,社会金融资源有可能向实体经济注入,全社会对实体经济的认识会改变,对实体经济的重视程度也会提高,这是实体经济之幸。

同时,实体经济承担的土地成本、房产租赁及其他费用都会跟着下降,会在很大程度减轻当前实体经济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困局,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困局有望得到彻底破解。

此外,还要看到,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会进行重新调整,经济环境也将不断优化,如此会对整个实体经济发展形成助推效应,使实体经济尽快走出低俗,恢复生机和展现活力。

相关数据

  • 1987 - 2024
  • 亿元
  • 1991 - 2024
  • 元/平方米
  • 1987 - 2024
  • 万平方米
  • 1997 - 2024
  • 万平方米
  • 1986 - 2024
  • 万平方米
  • 1985 - 2024
  • 万平方米
查看更多
用户隐私权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4 goto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