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汇数据

建设银行董事长:现在买房就是高位接盘,赚不了钱了,你是如何看待呢?

在第二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建行董事长田国立表示,现在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是房子总量已经够了,但空置率远远高于欧美国家,所以应该号召年轻人租房,尤其是长期租赁。“现在买房也赚不到钱,都高位接盘了。”田国立说,建行已经搭建租房租赁平台,现在已有700多万套房源,年底将达到1000万套,“建行是全球最大的房源聚集地。”


发布于 数据社区
5条评论

这个年头赚钱不容易。

这个年头有勇气讲真话的人更不容易。为田董事长点赞。

现在买房还能不能赚到钱?现在很多新闻都说哪里哪里限售松绑,哪里哪里有人断供,最为吸引人注目的是某华为男卖掉四套房持巨额现金抄底A股。总体而言,现在买房不像16、17年火热,排队摇号的人也消失了,越来越多的中介也改行了。这难道意味着房价还有巨大的上涨空间吗?

房价不涨就是跌。大多数人买房都需要贷款,年化贷款成本接近6%,一旦房子不涨,直接损失就是首付贬值,原本几十万首付放银行每年还有不少利息,现在不仅没有利息还要偿付6%的贷款成本。压力不可谓不大,未来如果央行加息的话,资金成本就更高,供房压力一下子就上去,又何来有房的幸福感呢?

像田董事长所言,中国目前房子总量已经足够了,而开发商还在拿地,还在大量投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0%,未来建起的房子谁来高价接盘呢,老龄化、少子化的中国还有足够人口去支撑高房价吗?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未来人口越来越少,人均居住面积会越来越高,房子空置率会越来越高,也许有一天,就算断供了,你欠银行的贷款购买同样的房子绰绰有余。

买房的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投资,一种是因为刚需而买房。

对于因投资而买房的人而言,当然存在高位接盘的风险。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了黄金十年之后,目前已步入白银时代。而且,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房住不炒”,说明投资炒房已没有未来。近期山东荷泽取消限售,多地房地产调控出现松绑的迹象,实际上是房子卖不动的表现。

但对于刚需而言,确实是需要买房子,比如像买房结婚、买房居住的,不高位接盘也没有其他的方法。他看中的是房子的使用价值,与炒房人看中房子的投资价值、升值潜力完全不同。两种不同的买房人,目的不同,结果也会不同,显然不可相提并论。

这话就有意思了,我就想问一句,既然您知道买房赚不了钱,为什么还继续发放房贷呢?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是明知道老百姓要赔钱还帮他更好更快的赔钱?

在我所在的地区,建行的房贷业务量是最大的,优惠力度也是最大的,建设银行董事长自己也说,建行在全国各地的房贷总量也是全国各银行最高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是真的不知道建行董事长田国立说“现在买房就是高位接盘,赚不了钱了“这番话,是以一个什么立场、什么目的说的。

而且他想表达什么呢?难道是买房子不合适,租房子合适?

我自己有一套闲置的房子,买的时候62.5万,贷款50万,基准利率下浮15%也就是85折4.165%,每月还款2440元,一直出租,每月租金2600,你觉得租房合适还是买房合适?就算现在房子价值80万,过两年再降回60万,每月租金就会降?就不用交?好,我们就算租金是房贷的一半1300元,假设不买房,租45年一共70万元租金,买了房子就算高位接盘,这套房子还能陪70万元?

在我看来,他无非是要给建行新推广的长租房贷款做铺垫而已。

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这番现在买房就是高位接盘的说法,其实各方是比较认可的,从普通大众的角度,经过过去两年的加速暴涨后,现在各地城市的房价压根是高得让人发指,已经远超大家工资收入所能承担的范畴,凑六个钱包也只能首付,之后还要背上二三十年的房贷过日子。

虽然近期有楼市限制松动的迹象,比如菏泽取消限售、广州商服类物业不再限定销售对象,个人购买商服类物业取得不动产证满2年后可再次转让,深圳房贷利率上浮幅度下调等,但在日前会议重申“房住不炒”的定论后,地方也不敢过于放肆再行大举走房地产刺激路线。而大量还能凑钱买房的刚需族也基本在过去两年被消灭了,接下来的市场需求已经没那么大,继续炒作投资房产,中短期也难觅接盘人了,也间接抑制了房价继续上涨的空间,炒房的钱已经难赚了。

但是如果自住的话就另一回事了,虽然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号召年轻人租房,尤其是长期租赁,还顺便为建行自身的租房业务打了下广告,但是长期来看,如果有能力是刚需还是要尽量择机买房,租房始终不过是帮房东还房贷罢了。

这位建行董事长是个厚道的人,不坑人。现在的确不能接盘,价格打个五折还勉强,否则人家炒房就能一辈子不工作,你就是一辈子在给人家工作,冤枉活了一辈子。

相关数据

  • 1987 - 2024
  • 亿元
  • 1991 - 2024
  • 元/平方米
  • 1987 - 2024
  • 万平方米
  • 1997 - 2024
  • 万平方米
  • 1986 - 2024
  • 万平方米
  • 1985 - 2024
  • 万平方米
查看更多
用户隐私权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4 goto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