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翻2倍!GDP十年增幅10强城市出炉,贵阳超越重庆、成都夺得全国第一,重庆的得与失在哪?
GDP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指标,最近,2010到2020年GDP增幅10强的城市出炉,重庆名列其中。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夺得第一名的是贵阳市,“黑马”城市合肥仅次其后。
以下是具体排名:
贵阳,增幅284%;
合肥,增幅272%;
昆明,增幅215%;
西安,增幅214%;
重庆,增幅210%;
成都,增幅201%;
福州,增幅209%;
郑州,增幅198%;
厦门,增幅197%;
武汉,增幅186%。
(具体指标附下图)
值得关注的一个点是,这些城市都集中于中西部地区。由此来看,中西部地区体量较小,增幅较大,以后或将会延续一段较大幅度的增长势头。
让人意外的是,第一名是贵阳。很多人眼里,贵阳地理环境导致的交通和产业发展瓶颈很大,但是贵阳却走出了全国第一的步伐。
这不仅是因为贵阳在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大投入,还在于贵阳抓住了产业升级的机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贵阳的新能源产业和大数据产业发展一日千里,甚至不亚于东部地区。
来看一个数据:贵阳数字经济增幅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数字经济增长值达到1600多亿元。
再看一个事实:全中国第一个建立省级大数据中心的,居然不是北上广深,而是地处偏僻的贵阳。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合肥,与一般的投资基建拉动GDP不同,合肥近些年在产业引进和培育上获得长足的进步。比如去年投资蔚来汽车,账面浮盈超100亿。这个号称中国“城市届的风投一哥”,抓住了产业发展的机会,以后发展潜力很大。
恰恰是因为“敢赌”,合肥投资的京东方、芯片产业项目都获得了较高的回报。这也让它成为全国白色家电等领域的No.1。
再来说回重庆。其实重庆的发展速度并不慢,尤其是考虑到重庆自身庞大的体量以及库区、山区的包袱和压力。个人以为,重庆经济发展快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此前建立起的规模化的产业集群优势,通过招大引强建立的汽车、笔电产业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由此带动重庆增长迅猛。
但重庆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新的赛道上保持领先。此前本号多次分析过,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但是科技创新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有不足,尤其是科技创新板块还需要很多短板补齐。与此相对应,重庆的机制、环境、人才、产业结构等都需要抓紧提升。
这是重庆的痛点,也是重庆在未来保持长久竞争力的关键。
要知道,错过一次产业机会,再追回来费的力气就要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