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季度,印度GDP总量同比2020年第一季度增长了1.6%,达到了7788亿美元。同一季度,美国的GDP总量为5.37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为3.8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印度第一季度GDP总量相当于美国的1/7,中国的1/5。2019年,印度超过了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2021年第一季度,印度依旧保持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地位,落后于美国、中国、日本与德国。日本第一季度GDP总量为1.28万亿美元,德国第一季度GDP总量为1.01万亿美元。此前,印度总理莫迪喊出印度在2024年成为5万亿美元GDP经济体的目标能实现吗?
受到疫情的影响,印度经济在第二季度预计会大幅度衰退。更为重要的是,印度疫情短期内没有缓解的趋势。由于经济增长预期的不确定性,印度央行已经决定维持4%的回购利率不变。事实上,即使印度没有遇到疫情的冲击,由于莫迪经济学失效,印度也很难在2024年成为GDP总量达到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印度经济主要面临三大困境:首先,看似开放的经济环境之下,印度很难发展出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其次,无法完全消除的种姓制度影响,印度无法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劳动力;第三,内外矛盾重重,没有稳定发展的环境。
先来说说印度国内工业发展情况,其工业产品竞争力一直不强,长期处于贸易逆差。例如,即使印度投入重金的国防工业,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一直以来,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严重依赖从俄罗斯进口。作为一个人口超过13亿的大国,印度如果无法发展出自身完整的产业链,根本就做不到经济的腾飞。再来说说印度的劳动力素质问题。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希望拿硅谷举例,强调印度裔在美国硅谷公司高管比例很高。但一般而言,印度存在着严重的种姓制度,大部分印度低种姓人群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也就无法成为高素质劳动力,无法将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口红利。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印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理名词,而非一个统一的国家。在英国殖民者的粘合之下,印度勉强成为一个国家。但统一以后,印度内部矛盾重重。不仅仅存在着印度教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还存在着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在边境问题上,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冲突持续了70多年。这根本无法给印度带来一个稳定的发展经济的环境。一方面,印度国内还有很多人吃不上大米;另一方面,印度是全世界大米最大的出口国。总体来看,笔者并不看好印度的前景。以印度的地理、文化来看,更适合独立建成8-10个大小不等的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