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养老金与在职时的工资待遇有关系吗?
- 拉风一夏 17
有关系、也没有关系,需要分情况来说的。
根据规定,在岗职工缴费时,应该按照本人上年度的平均工资水平进行缴费,如果个人的平均工资水平低于社保缴费基数的60%,或者高于社保缴费基数的300%的,公司单位应该按照60%或者300%的档次为在岗职工缴费,如果个人的平均工资水平是在社保缴费基数的60%-300%之间的,那么就按照个人的平均工资水平进行缴费。
如果企业单位按照规定给在岗职工缴费的话,那么在岗职工的工资待遇与退休后的养老金就有关系了,也就是在岗职工的工资待遇越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也就越高,这里主要涉及的是个人的缴费基数的问题,缴费基数越高,相对应的缴费档次就会越高,那缴费档次的不同,就会影响最后的养老金待遇。
比如缴费档次为60%和100%这两种情况,每缴费一年,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就相差了40%,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就会相差40%,而基础养老金呢?
按照60%的档次缴费,每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就为0.8%的社会平均工资的待遇水平,假设社会平均工资为7500元,那么每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的待遇就为60元。
如果缴费档次为100%呢,每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就为1%的社会平均工资的待遇水平,假设社会平均工资为7500元,那么每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的待遇就为75元。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两者的缴费档次不同,最后的养老金肯定是有差别的,所以,在公司单位是按照个人的平均工资水平缴费的情况下,个人的在岗工资越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就会越高。
另一种情况就是:退休后的养老金与在职时的工资待遇没有关系
就是公司单位在给职工缴费时,都是按照最低的档次缴费的,并不按照在岗职工上年度的平均工资水平缴费,那这种情况下,个人的在岗工资再高,对自己的缴费基数都没有影响,所以对于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也是没有影响的。
而公司单位为什么喜欢按照最低的档次给在岗职工缴费呢?
主要原因就在于在岗职工缴纳社保,缴纳的费用是由公司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而且还是公司单位承担大部分,那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缴费基数如果提高了,那么相应的,公司单位需要缴纳的费用就会提高很多,所以公司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通常都会按照最低的标准给在岗职工缴纳社保,而公司单位的这种行为,一般都是会拉低咱们的养老金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