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汇数据

按购买力平价看,美国人平均工资看似22000元,实际只有人民币14700元

我们常会羡慕某些国家的高工资,感叹某些国家的低工资,也常讨论不同国家的物价差距。

比如:美国平均工资约3500美元,合人民币22000元;印度平均工资约13500卢比,合人民币1150元。

这个时候如果按普通的认知,就会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有偏差,这个时候应该通过购买力平价来衡量,才会减少认知偏差,因为各个国家的物价不同,同样多的钱能买到的东西数量不同。购买力平价是世界银行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

比如现在汇率为1美元兑6.4人民币,实际上按购买力平价1美元约等于4.2元人民币,也就是美国人平均工资看似是22000元,实际相当于人民币14700元。

而按汇率1美元可以兑74.5卢比,实际上按购买力平价1美元约等于22卢比,也就是印度人平均工资看似是1150元,实际相当于人民币2580元。

通过购买力平价,我们就知道如果到美国日本去游玩的话,因为他们物价贵,如果带10000元,实际购买力就会缩水约等于5800元了。而如果带10000元去印度游玩,实际购买力就会约等于19000元。摄图网_500849391_banner_算盘银币纸币现金(企业商用)

发布于 数据社区
11条评论

比衣食住行啊。看看美国的月平均工资能买多少肉蛋奶衣服汽油手机,多少年能买车房,这才是最实际的,毕竟美国的服务业在贵,你又不是天天去下馆子理发看病。

深有体会,在越南很便宜就买得到的东西,在中国云南就贵好多。在上海有2000万资产,开大众,住小区,国内游。在云南有2000万资产,住别墅,开大奔,国外游

差距有但是没那么大。根据科斯定理国际倒爷会让购买力平价与汇率间只差一个运费。不然就会有利可图倒腾货物的。比如把澳大利亚的煤倒腾到山西比山西的煤还便宜然后按山西的价卖出去,

美国猪肉二元,一般可以买一千五百斤。这里十五元,你的收入可以买多少斤

购买力平价价值很有限。例如把人民币兑美元升到4.2,迎来的绝不是价值回归。对个人更是如此,在高工资国家工作的人始终有一个保底的选择,那就是到低物价地区生活,而反过来通常是不成立的(除非你是低工资地区的绝对高收入者或投亲靠友)。更有趣的是,这样做的人也有,但比例其实极低,这个事实背后的原因更说明问题。

说说韩国的购买力,我感觉他们虽然是高工资,未必够花

所谓购买力不包含服务等附加增值,你在印度街头吃一个10卢比的面包和在美国有座位有空调的餐厅吃一个10美元的面包等值吗?消费环境,服务和卫生保障在哪里?

购买力,没有工业化的国家谈购买力,工业产品都需要进口,发展中国家最爱提购买力,其实他们除了基本的日常用品,那样不是天价,自身不生产,只能高价进口,这部分就不讲购买力了,中国从来不提购买力这种虚拟的东西,我们踏踏实实发展经济就是了,购买力这个东西西方扔出来迷惑发展中国家的,不用发展,经济总量就多了!

购买力平价的意义有限,不是要拿它来讨论宏观经济,只是生活中对外汇和物价的理解有帮助。

还有区别,你带10000人民币,在美国啥也买不了!因为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你拿10000卢比,可以买好多东西!所以如果真想用人民币买东西,需要在国内兑换美元,每人每年50000美元的限额

购买力平价是根据各国不同的物价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比如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相当于4.2元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这是根据世界银行组织通过上千种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得出来的一个系数,对比水电煤气费、肉、蔬菜、服装等等。意义在于通过物价了解各国货币与本币之间的价值对比。

用户隐私权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4 goto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