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净利润3159亿元,美团净利润仅仅47亿元,连工商银行的零头都不到,但两家公司在香港交易所的市值,却相差无几。工商银行1.94万亿港元,美团1.78万亿港元。
工商银行靠数十万储户、美团靠数百万外卖小哥,可以看出,工商银行是挣有钱人的钱,而美团则是挣苦逼人的钱。难道挣苦逼人的钱,就能给到高估值?
年报显示,工商银行去年收入8826亿元,净利润达到了3159亿元。美团也公布了年报,全年营业收入1147.9亿元,净利润47亿元,去年是63亿元。
工商银行8800亿元收入里面,利息净收入6467亿元。就是说,有钱人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加几个点贷出去,仅靠利息差就躺赚了。整个2020年,工商银行存款总额25.13万亿元,净利息差为1.97%。也就是说,这25万亿元存款,通过贷款的方式放出去,净赚接近2%的利息。仅这一块,就达5000亿元。所以说,工商银行赚的是有钱人的钱,有钱人到银行存款越多,工商银行就能吃更多的利息差。
而美团1000多亿的收入,则是挣的中小微商户流水提成和外卖小哥每单的抽成。中小商户本身实力有限,依附于大平台,维持着小买卖,而数百万外卖小哥,风里来雨里去,着实不易。
美团统计的数字显示,2020年美团餐饮外卖交易金额4888.51亿元,餐饮外卖交易笔数101.47亿笔,全年参与交易的商家数目为5.1亿户,活跃的商家也有680万户。正是这些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商户,和百亿级别的外卖小单,一年竟然能给美团贡献千亿元以上的收入。
工商银行和美团外卖,不管是挣有钱人的钱还是苦逼人的钱也好,其实商业模式并没有太大差别,说白了都是中介平台。工商银行是资金中介平台,只不过中介的属性更强一点,而美团则是点餐中介平台,平台的属性更强一些。
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两者都貌似挣钱能力很强,其实技术含量都不高,宇宙行靠的是政策壁垒,美团则是更为传统的坐地抽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