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中国除了要涨农民工工资以外,其它成本都要降。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中国制造业的比重已出现“九连跌”。2011年,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2.06%,到2020年,这一比重已经降至26.18%,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预计到2030年左右,中国制造业占比可能要进一步下降到20%左右。中国弄不好,也要走美国的老路。实话说,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对于中国是有借鉴意义的,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比重一度占全球制造业比重达到50%,当时美国人以为,美国产业产业链这么齐全,不可能发生转移啊!结果中国成了全球制造业的中心。目前,我们确实有这样的隐忧。
专家指出,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说“中国除了劳动力成本比美国低以外,制造业的其他成本都比美国高。”毫无疑问,制造业对于中国中长期发展仍然是至关重要,应当降低制造业成本,把制造业留在中国,但是现在人们普遍都不愿意进入制造业,制造业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工资还不高。制造业要留住人,需要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人待遇,才能够留得住人,如果大家都跑出租,送外卖,制造业的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就不会缓解。但问题是,中国的制造业本身利润微薄,如果人工成本还上涨,那么企业难以承受,恐怕就都要转移到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了。
要是留住制造业,我们确实有工作可以做,专家指出,可以推行对制造业结构性的减税政策,同时还可以从降低土地价格,物流、电网等方面着手,争取把制造业的成本降下来。同时在农民工方面,我们也还有工作可以做,比如加大对于农民工的补贴,社保投入等等。但这些都是需要财政多花钱的地方,而财政主要也来自于各企业所缴纳的税费。比如对农民工涨工资一事,老百姓自然愿意,但是这无疑是企业的成本,如果企业不能减负,确实实施难度太大了,那么制造业的迁出有可能会因为过高的成本而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