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梯队(>5千亿):上海、北京;
第二梯队(>4千亿):深圳;
第三梯队(>2千亿):苏州、杭州、重庆、天津;
第四梯队(>千亿):广州、南京、宁波、成都、武汉、青岛、郑州、无锡、长沙、济南;
21年上海财收超7千亿蝉联首位,北京财收近6千亿紧跟上海;深圳财收4257亿入围3强;苏州、杭州、重庆、天津财收在2千亿区间,排名前7,属于第三梯队;广州、南京等10城财收在千亿区间,排名17强,属于第四梯队;40强财收全部超500亿。
21年杭州、嘉兴税比超90%,属于第一梯队;北京、宁波、苏州、武汉税比超过85%;属于第二区间;深圳、无锡、东莞、常州、温州、长春、绍兴税比超过80%,属于第三区间;税比是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税收+非税收)的指标,税比越高说明财政收入从企业和个人经济行为占比越大,说明经济增长活力和竞争力强,城市发展质量高,营商环境等软件体系完善;重庆、大连税比不到70%,属于40强税比最低区间,非税收占比较大,城市发展质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1年财收40强城市中武汉、杭州、深圳、天津、宁波、成都、无锡、济南、西安、合肥、东莞、福州、常州、嘉兴、潍坊、绍兴、徐州、鄂尔多斯、泉州19城财收增速超过10%,武汉增速28.31%,属于疫情后正常经济恢复,财收恢复到19年水平;财政收入增速越高,说明城市发展潜力、企业实力、经济活力都在持续释放。
目前广州、成都、西安等实行三级财政,财收要按比例上缴中央和省;京沪深等大部分城市实行二级财政,财收按比例上缴中央不需要上缴省里;中央向全国征税又通过转移支付向不同地区下发资金,调节贫富差距,支持弱势片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