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福州市对比
人口:
泉州市:常住人口:874万
福州市:常住人口:780万户籍人口:702.66万
经济:(2020GDP)
泉州市:10158.66亿
福州市:10020.02亿
面积:
泉州市:11015平方公里
福州市:11968平方公里
辖区:
泉州市:4区,5县,3县级市
福州市:5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6个县
别名:
泉州市:鲤城、刺桐城、温陵
福州市:榕城、东越、左海、冶城
方言:
泉州市:闽南语
福州市:闽东语
地理位置:
泉州市: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
福州市: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
著名景点:
泉州市:开元寺、府文庙、清净寺、天后宫、清源山、草庵、崇武古城等
福州市:三坊七巷、鼓山、白塔、青云山等
城市历史地理:
泉州市:泉州历史悠久,周秦时代就已开发,公元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拥有著名的“泉州十八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福州市:据考古发掘,福州的新石器文化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平潭壳丘头文化与公元前3000年的闽侯昙石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史籍开始出现“闽越”的称呼,这一时期,福州的居民乃是古闽人,或是闽越人。公元前306年越国灭亡后,南逃的部分越国贵族与福州当地居民融合。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今福州隶属于它)。公元前202年(汉高帝6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今福州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公元前110年,汉朝灭闽越国,部分闽越人被强制迁徙到江淮一带,冶城衰落。直到公元前85年(始元二年)才在此设立冶县。三国时期福州为东吴的造船中心之一。晋太康年间晋安郡首位太守严高修筑了福州子城,开凿东湖、西湖以及运河(即今天的晋安河),奠定了后世福州城的雏形。308年(永嘉二年),亦即“五胡乱华”之际,晋安郡成为八姓入闽的中原汉人移民的重要定居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