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呆了一段时间,发现不同收入的人,活在不同的世界:
深圳月收入小于7000,勉强维持生活;
深圳月收入7000-15000,生活的轻松一点;
深圳月收入15000-30000,存钱回老家;
深圳月收入30000-50000,可以惠州买房;
深圳月收入大于50000,可以留在深圳。
深圳是我国现在发展最快的城市,短短几十年从一个小渔村到现在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速度也是中国速度的集中体现。很多年轻人在这些年来到深圳淘金,但人才的大量涌入也加剧了竞争:
在深圳月收入小于7000元,那么只能算是勉强生活,因为深圳的租房并不便宜,而且市区的房价太贵,大多数人会选择住在郊区来降低生活升本,日常用地铁来通勤深圳,因为深圳全部都是城市没有农田,农作物基本上都要靠外地运输,饮食的成本也不低。在深圳月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那么在现在的生活会轻松一点,也能够喘口气,不那么感到束缚。
当在深圳的有收入达到15,000到30000之间,那么别人可以存的啥一部分钱了,但这收入不足以支持在深圳留下,但是可以存钱回老家,我有一个朋友便是这样,平时省吃俭用很少下馆子,有什么需要的去闲鱼上找鱼人收二手来降低生活成本,也会把自己闲置的物品放在闲鱼上出给有需要的鱼人回个血,这样能存下更多的钱回家买房。
当在深圳收入达到30000到50000的话,便可以考虑在深圳周边的惠州买房了,现在有一个比较搞笑的段子说:并不是来了就是深圳人,而是来了就是惠州人,就是因为深圳的房价实在是太贵了,平均房价已经突破了5万,甚至有些地方达到了10万以上,这就让人不得不选择深圳周边的惠州,而只有月收入达到50000甚至以上,才有勇气考虑深圳房子。
每个城市在涌入一大批年轻人的时候,都会加剧这个城市的内卷竞争,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获得最好的资源。有人说深圳是一个跳板,有人说深圳是一座青春榨汁机,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