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其实跟很多投资品一样,都是具备投资属性在里面,而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能够准确抓住每一次基于,这个道理很浅显。
先不说远了,就说前两年的事。我一个朋友在北京买房,原本看好一个户型,房子是位于四环跟五环之间一处户型面积140多平的中高楼层,10楼,原本是500万的预算,去楼盘询问价格之后,发现500万完全不够(750万),又把预算定在了650-700万。但是后来因为工作上的一些事,出差了几个月,等到他回来再次询问的时候,价格已经涨到了850万,因为完全已经超出了朋友的预算,所以最后只能放弃了。后来过了几个月跟朋友在联系,朋友说加了价钱,买了一套五环外的大三居,地段和户型都不如之前的房子。
我朋友还是行业内顶尖的“知识分子”,对股市、楼市都有一定研究,不说多精通,但是相比诸多小白那肯定称得上“老手”,像他们都很难对波动做出精准预判,更不用说其他普通人了。你是怎么看的?
1条评论
说的普通点,就是追涨杀跌,和股票心理机制是一样的,跌的你希望它再跌,涨的,你就希望它慢点,自己上车,上完车再希望它再涨。另外,涨的,还没上车的,就希望它大跌。
但事实证明,再牛的人才、精英分子,都不可能全准中国的房价,除了任志强这类的之前在体制内待过的人,那一班子人不换,那么任他们这一套路就还一直试用,新问题还是老方法,也该换血了。
北京、燕郊、环京、环沪、环深等城市,都是可以去购房自住的,等城市发展需求外溢,自然会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只是,时间会长,现在人等不了,太着急。就喜欢,买了就涨,买了就想看到效果。
说到我对楼市怎么看,现在先这么压着,等什么时候吧现有的矛盾解决差不多了,再看看其他房价的出路,现在是不大可能大涨了,就小涨,也是比较难的。
当地政府和中央都在博弈和压着看,说实话,这段期间是楼市成交的沉寂期,但也不排除一些新兴城市的高成交,需求太大没办法,但整体是安定的,因为都在等信。
一旦出现利好或者利空信号,就大变了。